- 商务热线:
400-0371-828
- 企业传真:
0371-67890037
- 客服热线:
19149444863
18737157107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五大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02 浏览次数:
电力需求侧的概念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又称为电力需求方管理或负荷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一种由客户参与,并充分挖掘电能资源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
电力需求侧的作用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用电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是管理方法的一种变革,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电网的负荷特性。通过需求侧管理活动,引导电力客户采用蓄冷、蓄热、蓄电等蓄能方式或选择合理的用电时间,达到移峰填谷,减少用电峰谷差,降低电力最大需求,提高用电负荷率的目的。既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又有利于能源的优化利用,特别对水电比重大的电网还可以提高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2)节约用电,减少能源需求和污染排放。能源的供应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的稀缺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能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将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引导电力客户采用高效用电设备,改进电力消费行为,改善用电条件和用电环境,回收利用余能,选择合理的能源消费方式,使电力和能源的需求的绝对水平相对下降,同时减少污染的排放,保护环境。
(3)减少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的投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可以使电力最大需求相对降低,因而为满足电力最大而投入的电源和电网建设费用可以相对减少。对电力供不应求的电网,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相对电源和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来说要少很多。需求侧管理有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报周期短的突出特点。
据研究分析,我国如果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减少电力需求,将节电5%及降低高峰负荷5%,则到2020年减少装机1亿KW.。
(4)降低电力客户的用电成本,对于直接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客户,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减少电能消费,通过选择合理的用电方式可使电能消费更为经济,他们可以直接从需求侧管理活动获得效益。没有直接参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力客户,则通过电力需求侧活动的整体效益及相对较低的电价间接获得需求侧管理的效益。
(5)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当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较低时,一般地区都以分散、小型的直接燃煤方式为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直接燃煤效率低、污染大,严重影响环境。而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燃煤方式效率高,污染相对较小。因此,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应通过需求侧管理活动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相关内容:电力需求侧管理产生的背景